满满范文网 >心得体会

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6篇

精彩的心得体会是能够让读者产生一些情感的话题,认真写心得我们才能有所进步,以下是满满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6篇

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篇1

对标时代楷模 弘扬时代精神

新时代呼唤新楷模,新楷模彰显新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学习的榜样,一代榜样引领着一代人奋力前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祖国伟大事业的开拓者、伟大事业的引领者、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壮举无一不体现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以及对伟大梦想的执着追求。

“我们不脱离群众,群众就不脱离我们”,申纪兰如是说。

50年代初期,作为西沟村的女社长,申纪兰发现,由于男女劳动计分不同导致妇女的劳动积极性不高,于是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并推动将此内容写入宪法。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每次在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会前,她都要走访群众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还要去人大、政府等部门征求意见,每次到北京开会都要跑到有关部委,具体落实群众的诉求。初心不改,矢志不渝。60多年来她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为老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申纪兰用她的一生守护并践行着群众路线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标新时代的楷模申纪兰,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心系群众、奋力开拓的申纪兰精神。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如一地站到人民的立场上,心系群众访民情,动真碰硬解民忧,真抓实干为民生,将人民的需要切实落到各项工作中,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当作首要的工作抓紧抓好,真正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孙家栋如是说。

在做了9年时间的导弹研究之后,1967年,孙家栋担任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就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2004年,我国的探月工程正式启动,75岁高龄的孙家栋,又一次担起了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与此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甘于奉献,报效祖国。60多年以来,他带领航天人为我国空间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航天事业。对标新时代楷模孙家栋,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切实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弘扬追求卓越、奉献自我的孙家栋精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作为中国梦的重要构建者和参与者,更应该有一分光,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发一分热,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属于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奋斗篇章。

“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你不带头去又要谁去”,张富清如是说。

他曾浴血疆场,战功赫赫。1948年,在陕西永丰镇,战况异常惨烈。作为突击队员,张富清在枪林弹雨中炸毁敌人两座碉堡,打退敌人多次反扑,可谓九死一生。在战役中,有一颗子弹擦着头皮飞过,在他的头顶永远留下了一条浅沟。解放战争期间,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然而,1955年,张富清转业到地方,主动选择去湖北省最偏远的恩施来凤县建设贫困山区。虽然脱下军装,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军人本色,在新的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建设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浴血奋战、清廉自守。60多年以来他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造福人民。对标新时代楷模张富清,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切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弘扬舍己忘我、淡泊名利的张富清精神。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更加开放、复杂的环境中,面临着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击,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下始终坚持崇高的信仰和严格的自我约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坚持“无我”的品格,践行“忘我”的追求,不放纵、不逾矩,才能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篇2

“时代楷模”,是一个时代鲜明的精神坐标;警营英雄,是砥砺奉献的队伍的杰出代表。

身患重病,却为工作3次推迟手术治疗,以扫黑除恶的工作实绩守护群众安宁;面对急难险重,始终担当如铁,成为同事心中的“拼命三郎”和“定海神针”;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把民警的成长当作对自己的最高奖赏……杨春的事迹一经发布,就在全警和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他如一面镜子,照见了信仰和忠诚,诠释了使命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民警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让人们在感动中受到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

警徽熠熠,群英荟萃。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纪律,是一支始终捍卫党和人民利益的英雄辈出的战斗集体。在新时代征程上,广大民警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楷模”等英雄模范。

他们生动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怀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丹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凝聚起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磅礴力量。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汲取“时代楷模”精神,上下同欲、众志成城,队伍必将在新时代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成绩。

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篇3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传说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 淡泊名利 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篇4

又是一年“七一” 请向他们致敬

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99周年的光荣纪念日。99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展现出计利天下的国际胸怀。又是一年七一,在这个心潮澎湃的历史时刻,请向这些共产党员致敬。

致敬“初心不变、奋斗不止”的申纪兰

致敬“忠诚于党、谦虚谨慎”的于蓝

致敬“迎难而上、永不言倦”的郁铭芳

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篇5

近期,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相信在教育系统内部,每位教师对“张桂梅”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对张桂梅的先进事迹都能说上一二。但是每一次对张桂梅先进事迹进行学习,我都发现自己对她又认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忠诚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时代楷模有感心得体会篇6

“闯将”“干将”“女将”

榜样具有恒久的魅力,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这次,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申纪兰:“勿忘人民,勿忘劳动”》,尤为感受到:

敢为人先、思想解放,申纪兰身上的这股子劲,是什么时代都不过时的力量。

回到上世纪40年代,山里人信奉“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申纪兰先是年幼时坚决对裹脚说“不”,新中国成立,1951年,她又积极响应合作社工作,率先走出“碾台、锅台、炕台”,和村里的男劳力一样下地干活,在实践的锤炼中,申纪兰愈发自信果敢,率先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并在1954年,被写入新中国宪法。这些事无不体现申纪兰敢为人先、思想解放的鲜明特点,应该说,这是一位“闯将”!

有想法有干劲有行动,申纪兰的人生生动诠释了,在新中国“谁说女子不如男?”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言语胜过行动,易让人产生夸夸其谈的印象;如果一个人的行动胜过言语,则又是一种“老黄牛”形象。其实,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人内向有人偏外向,对申纪兰敢于“出风头”这件事,在我看来,有着强大硬实力的支撑,这叫真“优秀”非“作秀”,总得有人挺身而出,这个风头出得对,出得让人钦敬。通过劳动竞赛,男人们也不得不认同,“妇女还是行,应该和男人同工同酬。”通过荒石山上植树造林,申纪兰的“包鱼鳞坑”栽树法沿袭至今,不能不说,这是一位“干将”。

不忘根本,方有将来。申纪兰永不懈怠的人生,从不困惑与迷茫,始终方向清晰,目标笃定。

何为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申纪兰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有作为,在她身上“闯将”“干将”“女将”经历精彩纷呈,让人看到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巨大进步,让人思考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到底该追求什么,到底该怎么立足本职,答好时代问卷?申纪兰,好样的!向您学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黑铁时代心得体会6篇

青年与时代心得体会6篇

新时代党员心得体会6篇

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6篇

新时代干部基层培训心得6篇

时代大课堂心得体会6篇

19党新时代心得体会精选6篇

新时代新征程心得体会模板6篇

青年与时代心得体会推荐6篇

观看2023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708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